世界杯群架(世界群架比赛)
本文目录一览:
- 1、泰国曼谷斯诺克世界杯中怎么有四人一桌的比赛,每队各两人
- 2、马拉多纳轶事
- 3、俄罗斯最“彪悍”节日,为什么会数百人合法斗殴打群架?
- 4、本次世界杯法国队在更衣室内发生了什么?
- 5、世界杯什么
- 6、男篮世预赛爆群殴 网友: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更爱打群架
泰国曼谷斯诺克世界杯中怎么有四人一桌的比赛,每队各两人
这是双打比赛,一方各两名球员,每人打一杆,轮流击打。世界杯小组赛的赛制就是:每场比赛,每队两名球员,先两场单打,再一场双打,然后再两场单打,一共打5局。
(1)小组赛阶段。每场比赛(即每两队比赛)打5局,且需打满5局,先两局单打(a1-b1,a2-b2),然后一局双打,再两局单打(a1-b2,a2-b1)。也就是每队两名球员要跟对方两球员都要挨个单挑一遍,当中再打个群架,根本不涉及派兵布阵的问题。每赢一局计1局分,最后是按局分确定小组排名,而不是按场分排名。如果局分相同,看双方胜负关系。如果三队以上局分相同,且胜负关系交错,争蓝球决胜排定小组前两名。
马拉多纳轶事
想要通过三言两语来说清楚马拉多纳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量列举事实和数据,又有点无聊。让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轶事,换个角度来呈现马拉多纳五光十色、戏剧般的人生。
我们的主人公迭戈·阿尔曼多·马拉多纳1960年10月30日出生。在迭戈出生之前,他父母已经生了4个女儿。据说当母亲法兰考分娩时,高喊了一声“Goal”(进球)。迭戈之后,他父母又生了2个儿子。
马拉多纳8岁的时候,被一个球探发现。9岁时,他加入了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后备队——小洋葱头队。在小洋葱头队的4年时间里,他们取得了不可思议的136场连胜。
1971年,马拉多纳首次登上了阿根廷的报纸,但记者将他的名字写成“加拉多纳”。
1976年10月20日,马拉多纳迎来了自己阿甲联赛的处子秀。当时他15岁355天,是阿甲 历史 上最年轻的球员。这张照片记录了马拉多纳穿裆的瞬间。这名防守球员叫胡安·卡巴雷拉。
其实,1975年8月的时候,马拉多纳就已经被阿根廷青年人主教练排入了出场名单。那时候他还没满15岁。但后来因为罢工,比赛没有进行。
1979年,18岁的马拉多纳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青赛。他在该项赛事当中,打进了6个进球,获得了金球奖。马拉多纳和梅西是 历史 上仅有的拿到过世青赛金球奖和世界杯金球奖的两个人。
1981年的时候,马拉多纳以400万美元的身价加入了博卡青年。另一支传统强队河床队也曾经想要招揽马拉多纳,并且许诺给他球队最高的薪水,但马拉多纳拒绝了。 他一辈子都没有加入过那些传统意义上更接近上流阶层的俱乐部。自始至终,马拉多纳都是一个反叛的挑战者。
1982年,马拉多纳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那届比赛,卫冕冠军成绩平平,在第二阶段的小组赛中,先后输给意大利和巴西。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冲冠一怒,踹倒了巴蒂斯塔,吃到红牌被驱逐出场。对天才球员来说,对手的粗野犯规和约束自己的脾气是陪伴整个职业生涯的主题之一。
1982年世界杯之后,马拉多纳以当时创造世界纪录的760万美元转会加盟巴塞罗安。
1983年7月26日,在巴塞罗那客场击败皇马的比赛中,马拉多纳打进了一个极为精彩的进球。因为进球实在太精彩了,皇马球迷都禁不住鼓起掌来。 他是第一个在客场收到皇马球迷掌声的巴萨球员。后世能得到类似褒奖的只有小罗和伊涅斯塔。
这张照片看着有点狰狞。在1983-84赛季的国王杯决赛后,巴塞罗那和毕尔巴鄂竞技打了一场群架。原因是毕尔巴鄂的球迷整场比赛一直在辱骂马拉多纳还有老马父亲的印第安血统。再加上毕巴后卫“屠夫”戈耶科切亚又一次暴铲马拉多纳(此人曾经在83年9月的比赛中,踢断过马拉多纳的腿,还威胁要终结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米盖尔·索拉又在巴萨0-1输球之后挑衅迭戈,终于点燃了马拉多纳的怒火!
马拉多纳头顶索拉,肘击了另一个毕尔巴鄂的球员,用膝盖放倒了又一个对手。毕巴的球员围住马拉多纳,戈耶科切亚,又是他,一脚踹在马拉多纳的胸口。老马的队友也加入战团。两队在球场内打成一团。但凡是个穿着红白间条衫的,马拉多纳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10万观众现场见证了这场惊天动地的大群架,还有半数西班牙人在电视机前看了实况。混战造成了60多人受伤。
这场大群架最终促使马拉多纳离开了巴塞罗那。1984年7月,迭戈以1048万美元的世界新纪录加盟意大利弱旅那不勒斯。我没写错,真的是弱旅。在马拉多纳加盟前的一个赛季,那不勒斯仅以1分的优势勉强保级。
那不勒斯当地一份报纸这么评论老马的转会“没有市长、房子、学校、公交车、就业和卫生设施,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拥有马拉多纳!”
然后是传奇一般的1986年世界杯。那是属于马拉多纳个人的舞台。整届比赛,阿根廷队打进了11个进球,马拉多纳进了5个,助攻了5个,参与了10个进球。
如果要用一场比赛来涵盖马拉多纳的足球人生,那肯定是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和英格兰队的比赛。他在这场比赛里打进一个手球,4分钟后又连过5人打入世界杯 历史 上的最佳进球。法国的《队报》评价他是“半个天使,半个魔鬼”。
马拉多纳过掉的5个英格兰球员是彼得·比尔兹利、史蒂夫·霍奇、彼得·雷德、泰瑞·布彻和泰瑞·芬威克(Peter Beardsley, Steve Hodge, Peter Reid, Terry Butcher and Terry Fenwick)。然后,马拉多纳又过了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将球打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马拉多纳将他良好的空间感、速度、力量和球感融为一体。
作为背景板,英格兰人对这个进球也很佩服。在2002年,英国4频道进行的评选中,这个进球排到了百大 体育 历史 时刻的第6位。举办那场比赛的墨西哥阿兹台克 体育 场也为马拉多纳立了一座雕像。
1986年世界杯夺冠之后,马拉多纳又回到了意大利。在那不勒斯,他迎来了又一个足球生涯的高峰。在1986-87赛季,马拉多纳率领那不勒斯击败北方三强,获得了意甲联赛冠军。
当时那不勒斯的锋线三叉戟是马拉多纳(Maradona)、布鲁诺·吉尔达诺(Bruno Giordano)和巴西人卡雷卡(Careca),意大利人管他们叫Ma-Gi-Ca,Magical魔术般的。
他和当地卡莫拉犯罪集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段时间,那不勒斯警察会把遭到抢劫的游客带到马拉多纳家。在他的表弟打完电话后,有人会把东西送回来,包括信用卡和护照,但除了现金。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阿根廷和意大利的半决赛被安排在了那不勒斯。结果可想而知,那不勒斯球迷纷纷倒戈支持城市英雄马拉多纳。阿根廷最后在点球大战中击败意大利,闯入决赛。
1994年世界杯成为了马拉多纳国家队球员生涯的绝唱。他在对阵希腊的比赛中被查出服用了麻黄碱。在马拉多纳的自传中,他将问题归结在了自己的训练师身上。训练师给了他一种叫Rip Fuel的运动饮料。在这种饮料的阿根廷版里没有麻黄碱的,但美国版却有。
另外,马拉多纳还在其他场合宣称,因为需要减重备战,国际足联允许他使用麻黄碱,结果却出尔反尔。
球场外,马拉多纳的人生也充满了戏剧性。这是马拉多纳和著名的摇滚乐队皇后乐队Queen合影。他右手边身穿阿根廷球衣的正是主唱Freddie Mercurry。1981年,Queen展开了南美洲巡演。那时候,英国和阿根廷还没有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打仗。
2005年8月,马拉多纳上电视,办了一个节目叫《10号之夜》。第一期节目的嘉宾是老对头球王贝利。两位世界足坛的泰山北斗在节目里你好我好,一派祥和气氛。但其实,这个节目还有个卡通反派,一看就知道是在模仿贝利的形象。
后来,马拉多纳还请来了大罗、齐达内,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拳击手泰森。老马送了泰森一件签名球衣,结果泰森穿着这件衣服访问了巴西。
2006年,马拉多纳去意大利。刚下飞机,就被意大利税务部门给逮住了。税务局的人剥掉了老马两只劳力士手表,用来抵偿他欠下的税款。
2006年世界杯前,马拉多纳为巴西饮料瓜拉纳水拍了个广告。广告中,老马身穿巴西队球衣,高唱巴西国歌!马拉多纳醒来,惊觉是一个梦,因为瓜拉纳水喝多了。广告播出之后在阿根廷国内引发争议——民族英雄怎么能穿老对手的球衣? 马拉多纳回应说:穿巴西球衣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绝对不会穿河床的球衣!
1976年,老马就在邻居家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克劳迪亚,并在1989年11月结婚。克劳迪亚为马拉多纳生了两个女儿。
马拉多纳的小女儿吉安娜和曼城前锋阿奎罗恋爱,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阿奎罗移情别恋。老马家墙上有一张阿奎罗和儿子合影的照片,他的脸已经被涂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马干的。
马拉多纳在意大利踢球的时候,有一个私生子Diego Sinagra。老马拒不接受亲子鉴定,结果意大利法院就认定了亲子关系。2003年的时候,马拉多纳在意大利打高尔夫。小迭戈悄悄溜进球场,父子相认。
2015年3月,马拉多纳做了一次整容手术后,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亮相。不知道该说这个手术成功还是失败,马拉多纳变成了妩媚大妈。
马拉多纳退役之后,一度体重飙升,曾经达到过127公斤。之后,他接受了两次缩胃手术,成功把体重减了下来。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一个酷似马拉多纳的老头在红土球场上颠网球,别上当。那是意大利导演索伦蒂诺2015年的电影《Youth(年轻气盛)》里的片段。索伦蒂诺找了一个长得有些像马拉多纳的人来模仿他。
马拉多纳的政治观点很矛盾。上世纪90年代,马拉多纳支持右翼势力和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的新自由主义。但这很不符合他的性格。很快,马拉多纳彻底转向了左派。他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交好,把卡斯特罗的形象纹在了自己的左腿上,又把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阿根廷人切·格瓦拉纹在了自己右臂上。
马拉多纳去世的消息对于不少60后、70后甚至80后的中国球迷来说是一件难过的事情。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横空出世,他强悍的个人英雄表演成为了少年们的足球“初恋”。以至于,这个群体至今无法认同梅西或者C罗这样没有世界杯的“球王”。
所以,不要奇怪这些大叔突然在朋友圈里缅怀起一个阿根廷老人,也不要奇怪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今天异常沮丧,给他们一些安慰,他们也曾经年少轻狂,为自己的偶像神魂颠倒。
编辑:佳男
俄罗斯最“彪悍”节日,为什么会数百人合法斗殴打群架?
我们都知道民俗节日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时间中,约定俗成的风俗而形成的一个活动。它往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还有一些特定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所以对于传统节日,每一个国家都在极力保留,以此来塑造强而有力的民族特质。
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着很鲜明的民族特点,就比如我们北边的俄罗斯,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也达到了上亿人数。这个国家的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彪悍”,我们常常戏称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自古以来都是最喜欢征战的国家,民风彪悍,人人都骁勇善战,再加上俄罗斯人直来直往的性格,所以得到了这个充满褒义和善意的外号。而俄罗斯人在很多方面确实符合这个称号,就比如在俄罗斯有一个节日,当地就合法在这个节日中人们可以打群架,听起来就很有俄罗斯人的特色。
这样的节日还真不是没有,它就是俄罗斯的“谢肉节”。俄罗斯谢肉节又叫做送冬节和烤薄饼周。它是俄罗斯在多神教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俄罗斯传统节日,后来俄罗斯的宗教更改之后,该节日和基督教发生了联系,规定在每年东正教复活节前的第8周中开始,进行维持一周传统活动。
这个节日是俄罗斯人清楚冬天结束并且迎接春天到来的一个节日,同时也恰逢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所以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一次来感激春耕带来的粮食,但这个节日后续中也已经没有那么严谨了,一般来说谢肉节是可以娱乐的,但不允许吃肉,在7天的活动中,俄罗斯人都要吃薄饼读入,然后家家户户团结在一块,颇有一点类似于中国的新年。但你要是以为这么温馨的话,你就错了。
为期七天的谢肉节,其实活动风俗有很多。迎春日,人们要一起烹饪薄饼,然后用稻草和布条捆绑成玩偶。第二天年轻的未婚男女可以通过滑雪橇或者做客的方式进行相亲。第三天岳母会邀请女婿回到家中吃薄饼,并且让女儿回家团圆一天。第四天人们会开始进行狂欢,这一天俄罗斯男人都会开怀吃喝,手中伏特加瓶就不会放下。第五天,岳母需要去拜访女婿家,并为女婿煎薄饼,表达祝福。第六天嫂子需要送小姑子礼物,并邀请她或者好友来家里做客。最后一天则是宽恕日,这一天,人们会烧掉之前知道的人偶,并且开始打群架。
是的,谢肉节的第七天是活动的最高潮,这一天叫做“宽恕日”,人们需要为自己为亲朋好友造成的所有不快互相致歉。演变到后来,这个日子成为合法拳击的日子,一个地区数百名的俄罗斯男性会聚集在一块打群架,用拳头相互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也并非没有规定,约定俗成在打架中,不能用阴险危险的路数,不能进行严重的身体伤害,不准使用任何工具,不准有隔夜仇,不准打倒地蹲下的对手等等,如果有人触犯了,他将会被双方人员和裁判共同殴打,在区域的社会地位也会直线下降。而在打完之后,双方互相道歉,互相宽恕对方。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点搞笑但却有些可爱的节日风俗,通过拳头宣泄不满,却不能准有隔夜仇和伤人的目的,拳击后大家都发泄了不满,宽恕了对方,真的十分有趣,也十分有俄罗斯的特色。也难怪之前世界杯的时候,英国球迷会众不敌寡。
本次世界杯法国队在更衣室内发生了什么?
阿内尔卡恶毒脏话怒骂主帅多梅内克,虽然罪不可恕,但这件本该在更衣室内解决的问题,被“叛徒”捅给了媒体,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法国总统都来过问。在前主帅雅凯看来,这才是最不可原谅的:“阿内尔卡只是牺牲品,更衣室叛徒更可怕!”到底是谁,利用本次将帅不和,要将法国触目惊心的内讧暴露在阳光下?一旦法国因为内讧折戟小组赛,法国足球会不会就此陷入低谷?
内幕——谁是导演?
是谁,导演了法国队内讧?多梅内克当然是第一人选,他没能处理好与球员的关系。不过,“参与者”还有很多。有人说,阿内尔卡只是替罪羊,也有人说,事件中可以看到齐达内的影子。
众所周知,世界杯前,法国队中一干大佬就对多梅内克的用人持有异议,他们要求要求撤下被视为“齐达内接班人”的古尔库夫及右边锋戈武,建议让阿内尔卡踢右路,由亨利司职中锋攻城拔寨,这样,里贝里也可以出现在他最熟悉的左路。但多梅内克拒绝了这一提议,由于亨利本赛季在巴萨主力地位不稳,在国家队也是替补,多梅内克干脆剥夺了他的队长一职。
定时炸弹就此埋下,之前法国队的热身赛中,阿内尔卡不愿意为古尔库夫传球,里贝里甚至在没通知波尔多中场的情况下,就擅自抢走了他的任意球主罚权。为了古尔库夫,多梅内克与队中老将交恶。与墨西哥一战,古尔库夫临时被多梅内克拿下,但深受主帅信任的戈武依旧首发。这无疑是一大败笔,戈武几乎连空门都打不进去,错失了法国队最好的机会。战平乌拉圭后,亨利一度在训练中顶替戈武,让阿内尔卡去右路活动,但最终,多梅内克还是放弃了亨利,继续重用戈武,再次显示出了他的固执。
定时炸弹早晚都要炸响,而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注定要被第一个炸翻。阿内尔卡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严格来说,他算不上替罪羊,因为所有的事情他都有份,但把矛头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多少有失公平,更准确一点说,多梅内克是在杀鸡儆猴。
看上去,多梅内克赢得了“比赛”,但胜利注定只是暂时性的,一方面,成绩决定命运,目前法国队的处境仍很危险,另一方面,大佬们并不是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就向主帅发起挑战的,据外电报道,他们之所以极力干涉多梅内克用兵,是受到了齐达内的影响。实际上,齐达内对多梅内克的不屑早已公开化,就在前几天,他还向媒体表示,多梅内克只是挑选国家队球员的那个人,“而并非是一个真正的主教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法国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被驱逐情况——1982年世界杯,当时的圣艾蒂安中场拉里奥斯就曾被国家队从大本营赶走,但他和阿内尔卡的原因完全不同:拉里奥斯就是那个时代法国队中的特里,他成功地勾引了普拉蒂尼的老婆。接下来是坎通纳,他曾怒骂主帅亨利米歇尔是“卑鄙的混蛋”,并因此被国家队拒绝召唤长达几个月。
根源——法国内部帮派林立
毫无疑问,多梅内克堪称法国历史上最不受待见、最没有威信的主教练。球员不听指挥、当面顶撞司空见惯,甚至像阿内尔卡那样对其恶语相向。究其原因,除了多梅内克自身的能力和威信问题,还和法国根深蒂固的帮派有关。
加上法国队阵中到底有多少个小团体?首先是“元老帮”和“新生代”的对峙。这届法国队中,迪亚比、洛里斯和古尔库夫可以算是新生代的代表,三个年龄相差不多的人平常训练时就总爱凑在一起。相反,新任队长埃弗拉和里贝里两个并不算老的人则是元老帮的代表。正因为里贝里不断抱怨古尔库夫积压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多梅内克才在第二场比赛废掉了古尔库夫,将中场指挥权直接交给了里贝里。古尔库夫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指出,法国队中的一些元老“欺负”小古,训练时恶语相向、比赛中则根本不传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0:2输给墨西哥后,当马卢达在混合采访区接受法国电视台记者时,被加拉一把拉走,而在记者向加拉提出采访要求时,得到的是前阿森纳队长的中指回应。同样是那天,古尔库夫在球员通道内与记者交谈,远远看到里贝里和阿内尔卡两位大牌走来,是役沦为替补的小古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不敢与里贝里对视,“那感觉,就像是害怕被团伙小头目突然一巴掌打在脑后勺上一样。”《队报》这样描述道。
另外一对对立则是“阿森纳帮”和“海外帮”的矛盾。出身阿森纳的萨尼亚、加拉和克里希,再加上身上永远洗不掉枪手痕迹的亨利是这一帮的成员,他们几乎总是同出同入,混在一起。来自切尔西的两员战将——马卢达和阿内尔卡则将英超赛场上的恩怨带到了球队中。马卢达不但在训练中对来自曼联的埃弗拉极为不买账,在场上也只会寻找阿内尔卡一个接应点。对阵墨西哥队时,加拉的表现极为不正常,法国的《费加罗报》甚至名言:“加拉应该被永远被剔除出国家队”。为什么?难道和马卢达被重新安排进首发有关?
此外,在效力法甲联赛的几名国脚中也自然分成了两个帮派——“里昂帮”和“反里昂帮”。出身里昂的图拉朗、戈武、雷韦埃以及出身里昂的阿比达尔自成一派,与之对立的是来自马赛的马尔鲁埃纳、曼丹达以及出身马赛的西塞则处处与里昂人作对。除了这六大帮派之外,像吉尼亚克、普拉努斯这些小字辈则基本属于墙头草,不敢轻易站队。
疑问——谁是告密者?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谁是告密者?离开训练基地前,阿内尔卡也有些气愤:“我要说的是,媒体曝光的(“肮脏的XX养的……”)并不是我说的话。我确实跟主教练有过一次断断续续的讨论,但这是更衣室的秘密,在球队工作人员和队员面前,我和主教练之间的对话绝不应该被传出去。我不知道谁四处传播了这事儿,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为了法国队好。”
稍晚的新闻发布会,队长埃弗拉也将矛头对准了媒体和告密者:“问题不在于阿内尔卡,而是队里的叛徒,是叛徒淘汰了我们。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是谁出卖了球队,毕竟我不是魔术师。其实辱骂教练的事情队里常有,我承认这不能容忍,但我们都是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可见多梅内克在队中的地位)埃夫拉认为,若消息不被披露,阿内尔卡不会被开除。当有记者提问:“多少球员希望阿内尔卡留下?”埃夫拉坚定地说:“所有人。”
有分析认为,一旦这个消息没被披露,那么媒体的焦点将放在多梅内克的糟糕指挥上,甚至可能威胁他的帅位。也许是为了转移矛盾,多梅内克才通过亲信曝光阿内尔卡的脏话内容,从而成功转移了媒体注意力。不过这个亲信究竟是谁,也许和06年马特拉齐辱骂齐达内一样,需要很久才能水落石出。
动态——阿内尔卡四面楚歌
“VATEFAIREENCULER,SALEFILSDEPUTE!(你自己去XXX吧,你这个婊子养的)”阿内尔卡对多梅内克说的这两句话,在以优雅闻名的法语里,算是最恶毒、最肮脏的了。也就是这两句话,让阿内尔卡名利双损、陷入四面楚歌。
舆论方面,除了以埃弗拉为代表的一部分队友,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阿内尔卡,认为他是法国表现失常的罪魁祸首,法国足协副主席克里斯蒂安特因图里尔、法国体育部长罗斯利娜巴舍洛纳尔坎、法国总统萨科奇一致表示:阿内尔卡的国家队生涯就此结束了。
经济方面,阿内尔卡被开除后几个小时,和他签约的一家快餐公司决定,将所有包含阿内尔卡形象的招贴广告全部撤下;而另外两家体育品牌也决定暂时减少包含阿内尔卡在内的广告播放次数,并视事件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停摆一切相关广告内容。的确,阿内尔卡的形象,在近几日的报纸上,已经被连篇累牍地与粗口、无礼、下流等字眼紧密联系,而相信随着阿内尔卡从南非返回法国,这一情况恐怕会愈演愈烈。
实际上,这不是阿内尔卡第一次和主帅闹翻——早在桑蒂尼时代(2002-2004),阿内尔卡就与主帅关系交恶,“我不想成为替补的替补。要想我回来,桑蒂尼就得下跪求我!”结果是:阿内尔卡错过2004年欧洲杯。也许是心灰意冷,阿内尔卡已经决定退出国家队,专心俱乐部赛事。
世界杯什么
世界杯(World Cup,FIFA World Cup,国际足联世界杯,世界足球锦标赛)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与奥运会、F1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任何国际足联(FIFA)会员国(地区)都可以派出代表队报名参加,而世界杯主要分为预选赛阶段和决赛阶段两个阶段。
男篮世预赛爆群殴 网友: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更爱打群架
男篮世预赛爆群殴 网友: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更爱打群架
2019年男篮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第三窗口期比赛进入小组赛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菲律宾在主场的菲律宾体育馆迎来澳大利亚的挑战。双方球员在第三节爆发大规模群殴,包括布拉切在内的一干球员亮肘加飞踢,场面一度十分混乱。裁判将涉事的13名球员罚出场外,菲律宾队在只剩下3人的情况下继续比赛,其中2人主动申请犯满离场,比赛自动结束。
本场比赛在菲律宾布拉干省的菲律宾体育馆举行,该场馆可容纳的人数高达55000人,是世界最大的篮球馆。而且篮球在菲律宾是国球,加之对阵的是强敌澳大利亚,所以整个马尼拉体育馆几乎爆满。当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还剩4分钟时,澳大利亚队以79-48大比分领先。大比分落后让菲律宾球员有些心态失衡,波古伊持球进攻时立肘,随后无球状态下一肘推倒澳大利亚球员古尔丁,这个动作成为了冲突的导火索,随后齐克特为队友出头回给波古伊一肘,两队情绪被彻底点燃。
随后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布拉切抱摔澳大利亚球员,索恩-梅克也用上了飞踢,踹在对手身上。杰森-卡斯特罗和罗密欧不断送上飞拳,场边菲律宾替补席更是将齐克特按在地上爆打。随后,双方替补冲入场内,造成了更大规模的群殴,比赛因此中断。
冲突发生时,场边的观众也没有闲着,他们为菲律宾球员加油助威,简直把这场篮球赛当成了拳击比赛,甚至还有人在看台上摔起了凳子。
而如此大规模的冲突让裁判一时间也慌了神,离场开始商议如何判罚。现场观众不断起哄,菲律宾球员竟然还集体玩起了自拍,似乎习以为常,澳大利亚球员则相对比较冷静,静观其变。最终裁判将罗密欧、克鲁兹、卡斯特罗、阿布埃瓦、布拉切、波古伊、罗萨里奥、阿奎拉尔、怀特在内9名菲律宾球员,以及索比、古尔丁、梅克、齐克特在内4名澳大利亚球员罚出场外。
因此,菲律宾仅剩3人留在场上,赛场出现了3打5的奇葩一幕。为了让比赛尽早结束,菲律宾球员开始主动申请犯规,其中2人犯满离场,根据规则,当比赛一方只剩下不到2人时,比赛自动结束。最终澳大利亚队以89-53击败了菲律宾队。
群殴火爆程度历史罕见
这次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的群殴事件场面之火爆,涉事人员之多可谓历史罕见,21世纪以来能够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NBA的奥本山宫殿事件了。
2004年11月19日,NBA常规赛,步行者对阵活塞。罗恩-阿泰斯特因为裁判的判罚发脾气,于是躺在技术台上,一名球迷向他泼洒啤酒,导致其情绪失控。阿泰遂冲上观众席暴打球迷,斯蒂芬-杰克逊跟上,也暴打球迷,球员见状加入战团。因为暴打球迷,阿泰斯特被禁赛73场,停发所有薪水,损失高达499.5万美元。杰克逊被禁赛30场,杰梅因-奥尼尔被禁赛15场。活塞这边也有球员被禁赛。而挑起和参与事端的球迷也受到了相应处罚。因为奥本山宫殿事件臭名昭著,这个名称发展为NBA群殴的代名词之一。
中国男篮近十余年来也发生过群殴事件,其中一次是2005年的斯坦科维奇杯,中国男篮对阵波多黎各队。当时因为对对手小动作不满,易建联推搡对方球员,两队球员随即爆发冲突,最终波多黎各球员被直接打回了更衣室。
另外一起较大规模的群殴事件是2010年10月12日,冲突双方是中国男篮和巴西男篮。这是双方的第三场热身赛,两队在刚开场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摩擦,巴西球员的小动作令主教练邓华德及其队员们情绪失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群殴,比赛被迫中断。巴西队退赛后,比赛改为男篮队内对抗赛。
不过“奥本山宫殿事件”只是一个国家的联赛,中国男篮的两次群殴则是热身赛,其比赛的重要程度和等级与国际篮联最高级别的世预赛无法相提并论。
影响恶劣必遭严厉处罚
从去年开始,国际篮联针对世界杯(原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进行了改革,所有球队都必须经过窗口期举行的世预赛才能获得世界杯的入场券,而世界杯的成绩将决定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可谓是环环相扣。
这一举措被普遍看做是FIBA扩大自身影响力,与NBA和欧冠联赛争夺市场之举,不曾想,这小组赛临近尾声竟然闹了这么一出影响恶劣的群殴事件,实在是一巴掌打了FIBA的脸。因此,菲澳两队接下来被处罚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大面积的球员被禁赛,势必将影响到两队在世预赛的排名,尤其是菲律宾队,最后还能不能打进明年的中国世界杯,前景堪忧。
群殴事件发生后,FIBA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对于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菲律宾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第三节的突发事件,国际篮联将会针对两支球队展开纪律处分程序。结果将会于近期公布。
不管FIBA最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处罚,相信都是所有热爱篮球的球迷所不愿意看到的,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